提要文摘: | 盈余是资本市场进行价值投资的判断标准之一。盈余具有质和量的特征, 质呈隐性, 一直被会计理论界视为一个黑箱。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会计舞弊案都与利润操纵有关, 投资者对盈余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如何效地甄别企业的盈余质量, 是目前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应税收益具有相对刚性, 不象会计盈余易受管理层操控。应税收益所蕴含的独立性信息能否揭开盈余质量这个黑箱? 本文将从税收的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问题展开研究。随着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会税分离的模式基本确立。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分别按两套不同的制度来计算有关收益, 赋予会计-税收差异丰富的信息含量, 使本文利用有关税收信息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成为现实。本文以会计-税收差异为表征变量, 从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两个不同的视角, 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三个维度: 如实反映性、相关性、稳健性, 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展开研究。试图为资本市场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更好地辨别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析指标, 为税务部门甄别和监管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提供一种有效辨别方法, 为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分离或协调提供参考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