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 | 本书共分十一章, 绪论部分提及国家治理结构要素和主要空间治理手段; 第二章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状态展开研究, 并建立计量方法展开定量评价和分级; 第三章从区域发展的视角, 解读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提出发展方式转变指数, 并构建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我国省区市的发展方式转变策略及其实施效果展开述评, 揭示我国各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格局;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以来, 国家和省级政府对优化开发及重点开发区域采取的主要政策和行动以及主体功能定位, 分析了战略实施发展态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限制及禁止开发区的发展态势; 第六章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及提出了连片特困区的背景、空间和社会经济状态及规矩展望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方式转变下连片特困区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方式的变革; 第八章分析了旅游业发展态势与区域格局; 第九章分析了过去十年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建设成就、空间效应及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情景与趋势, 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第十章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模拟的方法, 评估和预测了我国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 第十一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